青島新聞網10月11日訊(記者 胡明月)青島十年山海激蕩,非凡自貿碩果累累。在對外開放的最前沿,國家戰略與時代機遇正在青島風動潮生、結出碩果。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活力最強的自貿區域之一,青島自貿片區圍繞落實《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總體要求,創新體制機制,推動貿易投資發展,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深耕中日韓區域經濟合作,高水平完成試點任務,完成了國家賦予的功能定位和目標任務。在這52平方公里的熱土上,正以開放引領之姿,在創新突破中不斷“攻城奪隘”,多種新興業態成長百花齊放,令自貿賦能的“青島經驗”輻射范圍越來越廣。
經濟發展加快轉型——
縱深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金秋時節,天高云淡,山東港口青島港迎來生產高峰:碼頭泊位上停滿了裝卸的船舶,橋吊一字排列有序裝卸,運輸車輛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
2012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首次跨越4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400萬標箱;2021年,青島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3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371萬標箱;今年前7個月,完成貨物吞吐量3.86億噸,同比增長3.2%,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73萬標箱,同比增長7.1%。
作為經濟的“晴雨表”,港口之變,是過去十年間青島加快發展的一個縮影。十年間,青島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全面推進實體經濟振興,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讓黃河永遠造福中華民族、造福人民,是習近平總書記縈繞于心、念茲在茲的大事。作為沿黃流域經濟出???,青島落實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個重大國家戰略,既是神圣使命,也是重大機遇。
從制定《中共青島市委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和視察山東重要指示要求的意見》到出臺《青島市“十四五”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從發起“東西互濟陸海聯動合作倡議”,成立創意黃河現代服務業聯盟,到舉辦2022年黃河流域跨境電商博覽會,成立黃河流域跨境電商聯盟和黃河流域供應鏈聯盟……一項項務實舉措,彰顯出青島在主動服務黃河國家戰略中“打頭陣”“當先鋒”的強烈使命擔當。
發展活力更加充沛——
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激發高質量發展動力活力。
“青島片區制度創新數量多、質量高、效果好,尤其是首創占比35%,遠高于全國自貿試驗區的平均水平?!苯衲?月,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在發布青島自貿片區三周年綜合評估報告時這樣評價。
青島自貿片區的改革實踐,是青島全面深化改革的縮影,也是青島以高水平制度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開放是青島城市發展的源頭活水。十年來,青島緊緊抓住重大國家開放平臺疊加機遇,充分發揮在新發展格局中的“雙節點”價值,不斷創新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制機制,以更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建設高標準推進,出臺深化貿易投資便利化系列措施,設立以來外貿進出口、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速分別達36.9%、58.6%,是全國平均增速的3倍、5倍以上;片區新增企業主體2.5萬個,是成立前總量的1.4倍,連續兩年獲評“中國十大最具投資價值園區”。
外向型經濟發展走出一條昂揚向上的增長線。貨物貿易實現跨越式發展,2012年青島外貿進出口總值4621.6億元,5年后邁上5000億元臺階,又3年跨過6000億元關口;2021年,連續超越7000億元、8000億元大關,達8490.3億元;從2012年到2021年,青島外貿實現年均增長7%。以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外貿新動能不斷涌現,2016年獲批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21年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超300億元?!耙M來”提質增效,2021年實際使用外資61.7億美元,比2012年增長約34%,占全省比重28.6%;世界500強企業在青投資項目達到374個,實有外資企業達到1.4萬戶,對外投資覆蓋全球112個國家(地區)。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
新時代新征程,在磨礪中堅守初心,在奮斗中勇擔使命,青島自貿片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自貿試驗區的重要指示要求,緊扣國家戰略,錨定“走在前、開新局”,整體系統謀劃,推進實施自貿試驗區2.0版,聚力高質量發展,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部分內容引自《青島日報》)